芳香疗愈&情绪卡牌 | 解锁情绪疗愈密码

8月18日下午,由集团工会组织、杭州市工会女职工委员会主办、杭州市婚姻家庭协会承办的 “芳香疗愈&情绪卡牌”活动在10楼会议室举行。活动旨在帮助职工解锁情绪、身体、心理与关系方面的卡点,助力职工在忙碌工作之余开启身心和谐之旅。

          本次课程采用 “理论 + 体验” 的创新互动教学模式。专业老师首先系统讲解了 “芳香情结卡牌” 的基础知识及芳香心理学原理,清晰易懂的知识点为后续实践环节奠定了坚实基础。
         随后,大家依次抽取情绪卡牌,在卡牌的提示与引导下,尝试觉察当下在个人情绪、身心健康、家庭或事业关系中可能存在的“卡点”。最后,在老师的指导下,大家尝试将精油滴在手中,细细感受植物精油的奇妙魅力,在芬芳环绕中让情绪自然舒展,实践 “给情绪松松绑” 的目标。

         此次活动,是集团工会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的又一暖心举措。从日常关怀到心灵滋养,工会始终作为员工的坚实后盾,与员工共同成长。未来,工会将继续关注职工需求,与全体 “天平人” 共同营造和谐、有温度的工作环境。

 

天平党委召开党委(扩大)会议

7月16日下午,浙江天平审计集团党委(扩大)会议在公司十一楼会议室召开。党委委员、各党总支委员、党支部书记参加了本次会议。
会议首先听取了各党支部对2025年上半年工作情况的汇报。

党委副书记兼浙江天平会计评估税务综合党总支书记丁天方结合当前实际,对国际形势及日后行业发展等进行了分享,希望大家能够不断提升自己,提高服务质量。

随后,党委书记咸天行以《强作风,守规矩,促发展》为主题讲授专题党课。党课深入阐述了加强党的作风建设的重要性,强调必须弘扬伟大建党精神和“三个务必”,坚决反对“四风”,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会议通报了集团在作风建设方面取得的显著成效,包括工作作风更加务实高效(如审计项目中严谨细致、主动服务)、廉洁自律氛围更加风清气正、文风会风持续精简优化,以及优良作风在青年员工中的传承。同时,党课也深刻警示了违反作风规定的严重危害,并部署了持续深化作风建设的重点方向,要求全体党员干部筑牢思想根基、严守纪律规矩、勇于担当作为、坚持修身立德。

会议最后,党委书记对集团党委2025年下半年重点工作进行了部署。下半年工作将聚焦五大方面:一是持续强化理论武装,提高政治站位;二是夯实组织建设基础,规范党建工作;三是深化党建与审计业务融合,发挥党员先锋作用助力发展;四是加强党风廉政建设,营造良好政治生态;五是做好群团工作,增强企业凝聚力。

会议号召全体党员干部深刻领会、积极践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作风建设的重要要求,锲而不舍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将“强作风、守规矩”内化于心、外化于行,为浙江天平审计集团的高质量发展提供坚实保障。作风建设永远在路上!

 

弘扬长征精神,增强法制意识

        岁入深秋,天气清朗。审计一支部组织部门员工到大自然去呼吸新鲜空气、锻炼身体,展示新中国朝气蓬勃的精神活力。同时组织部门员工参观五四宪法纪念馆,增强社会主义民主法治意识、宪法意识,弘扬法制精神。

        本次登山历经三个小时,登山过程使大家感受到了户外运动的魅力,领略了大自然的美好风光,同时表现出了审计一支部积极向上、顽强拼搏的长征精神和昂首奋进的精神风貌。

        登山过后审计一支部集体参加五四宪法纪念馆,在场馆志愿者的引导下,先后参观了为序厅、复原陈列和主题陈列三大展区,并通过观看视频、图片、实物等资料,深入学习了“五四”宪法的诞生历程和深远影响,同时也从五四宪法诞生的岁月里深刻感受到老一代革命人的红色精神和身为党员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通过本次活动,拉近了部门成员之间的距离,锻炼了意志和毅力,收获了健康和知识,同时体现了党组织凝聚人心和领导带头作用,弘扬了审计一支部不忘初心、不畏艰巨、不断开拓进取的精神作风。

行政支部参观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

         9月22日下午,天平党委行政支部全体成员利用休息日相约参观了五四宪法历史资料陈列馆栖霞岭馆区和北山街馆区。

        我们首先来到栖霞岭馆区,馆内设有宪法和法律图书馆(报告厅),通过学习,我们进一步了解什么是宪法、宪法规定了什么、宪法如何实施等内容。之后,我们步行来到北山路馆区,这是毛泽东主席当年在杭州起草宪法时的办公地。进入序厅,汉白玉的主席坐像映入眼帘,我们沿着序号参观主题陈列室,了解了“五四宪法”从起草、讨论、通过到实施的全过程,瞻仰当年的资料和办公室,当年制定宪法的光荣历史从档案中活起来了。

        我们支部成员都觉得这次参观学习提高了对宪法的认识,是一次很有意义的爱国主义和革命传统教育活动,将来要更好地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天平人,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贡献自己的一份力量。

倾听历史的回响 追寻红色的记忆

        2019年6月28日夜晚,天平党委书记带领党委班子和优秀共产党员乘着开往老区的列车出发了,此行前往中央苏区瑞金和长征出发地于都,倾听历史的回响,追寻红色的记忆。

        经过12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对幸福环境成长的我们是个挑战,与当年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一下火车未做片刻休息,我们就怀着激动的心情直奔红都瑞金。

        我们有幸邀请到瑞金干部学院詹老师为我们讲解红都历史,她是专门给省市各级领导干部讲课的老师,她首先带领我们学习考察了共和国的摇篮—叶坪旧址群,参观了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包括“一苏大”陈列馆、国家邮政局、国家银行等等,这是党领导的第一个具有国家形态雏形的中央红色政权。在红军广场草坪上,詹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广场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是指矗立在广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下面是用红石头砌成的一个五星上面是一个大炮弹形,弹身镶嵌着众多小石头,寓意着无数革命烈士,在纪念碑前的草坪上“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8个大字显得庄严凝重。二是红军检阅台;三是公略亭;四是博生堡;五是红军烈士纪念亭。听着五个故事,泪水涌上眼眶。共和国先烈们靠着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踏着鲜血前进。后来由于叛徒告密,苏维埃临时政府搬迁到沙洲坝,在这个旧址群,我们见到了红井、列宁小学、毛泽东旧居等,红井见证了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喝水困难,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更让后人牢记喝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

        在敌军全面五次大围剿的严峻形势下,中央红军为保存实力,被迫开始长征。我们沿着先烈的脚步来到于都长征第一渡。

        从1934年10月17日傍晚至20日,8万6千多红军主力陆续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搬出家里的门板、床板、房梁甚至寿材,傍晚搭浮桥,摆渡船,天亮拆浮桥,把红军送到对岸,踏上漫漫征途,用信仰和生命开启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征程。

        我们来到于都,首先看到高耸如帆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碑身高19.34米,代表1934年,底座宽10.18米,代表长征出发日10月18日。

        走进长征纪念馆,我们有幸请到为习总书记及多位中央领导人讲解的副馆长钟敏全程为我们作精彩讲解并合影,她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那双绣球草鞋、那件救命行军锅、那件破羊皮袄背后的故事,让人泪水夺眶而出。

        理想信念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这是长征给予今人的历史启迪。我们致敬85年前那一场伟大的征程,当年,党和红军靠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创造了人间奇迹,今天,我们依然要靠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深刻现场观摩,提醒着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社会进步和天平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到赣州,我们还走访了江西理工大学,理工大党委与天平党委交流了“新长征 再出发”的体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