聚焦计价竞赛 展我精技强能——《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版)知识决赛

         2019年8月1日,在中国人民解放军92岁生日之际,《浙江省建设工程计价依据》(2018版)知识网络竞赛(决赛)拉开了帷幕。经过资格赛严格预选,浙江天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共有141人顺利进入决赛。

         “以比促练,以赛促学,决战必胜”,公司领导在竞赛前夕的决赛动员大会上,对公司全体参赛人员提出了要求和期望,认为此次知识竞赛是检阅我们造价从业人员业务水平的难得机会,同时也是造价从业人员奋发向上、锐意进取风貌的展示平台。尽管夏日炎炎,比赛现场秩序井然,决赛气氛紧张而激烈,参赛选手们冷静灵活运用丰富的计价知识自信应对,尽显身手。祝愿天平的选手们赛出水平,赛出风格,为天平的发展贡献造价人的智慧,为造价行业进步添砖加瓦!

        今后我们将以引导员工主动学习岗位知识为目标,进一步加强造价从业人员专业技能,夯实造价从业人员的理论知识,多为公司优秀人才的选拔和培养提供展示平台和机会,逐步形成知识和人才的良性竞争氛围,从而有利于推动自身企业和造价行业的长效管理机制。预祝本次决赛的各位参赛选手赛出风格、赛出水平,以优异的成绩为百年天平添砖加瓦,为我们伟大祖国即将到来的七十华诞献上一份厚礼!

决赛现场秩序井然

选手们蓄势待发

选手们神情专注

热烈祝贺董事长余俊仙、总工程师傅龙财被中价协认定为资深会员

        2019年7月26日,根据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资深会员管理办法》、《关于做好资深会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通知》、《关于做好资深会员服务和管理工作的补充通知》及有关工作安排,2019年第一批资深会员的申报、评审及公示环节结束,浙江天平投资咨询有限公司董事长余俊仙、总工程师傅龙财荣幸地被认定为中国建设工程造价管理协会2019年第一批资深会员,可喜可贺!此前总经理温运福、副总工程师何颖已于2016年认定为资深会员,希望有更多的人能加入到这个行列中。祝愿天平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再上新台阶!

安装工程结算审核和清单(含控制价)编审专题培训

         根据公司2019年培训计划,为了增强企业员工专业技术水平,促进公司员工内部工作经验交流,于2019年6月29日上午在公司总师办的组织下在公司10楼培训室对安装专业相关员工进行培训学习。

         会议前半部分由安装部经理张世苗结合近年来的结算审核工作针对安装工程结算审核和清单(含控制价)编审的注意点进行讲解,围绕清单(含控制价)项目启动、实施、收尾各阶段的要点、关键点、注意点结合案例展开分析讲解,后由总师办副总工何颖进行补充讲解。

        通过本次专题培训,学员们纷纷表示此次培训虽然时间短,但是内容丰富、针对性强,提高了大家的技术能力,在今后碰到类似工作中,便于有效的解决问题,提高客户服务服务能力。

智能化系统概念、系统原理介绍及计量培训

         智能化系统包含子系统多,专业性强,是安装专业人员比较薄弱的专业内容。为了让安装专业员工更好的了解智能化系统概念、系统原理及计量,根据公司2019培训计划,于2019年6月29日下午在公司总师办的组织下,特请外聘智能化专家在公司10楼会议室进行培训学习。

         公司外聘专家首先对智能化的系统组成、概念、原理进行介绍,再结合清单编制案例针对每个子系统如何计算工程量进行着重讲解。

        培训末尾由外部厂家对抗震支架及消防设备进行讲解,此次讲解针对性强,把抗震支架的适用范围、如何布置、造价计算等都进行分析介绍;对消防目前更新换代的设备及其配置原理进行了讲解。

         通过培训,结合案例讲解和分析,提升了大家的专业技术水平。

 

 

倾听历史的回响 追寻红色的记忆

        2019年6月28日夜晚,天平党委书记带领党委班子和优秀共产党员乘着开往老区的列车出发了,此行前往中央苏区瑞金和长征出发地于都,倾听历史的回响,追寻红色的记忆。

        经过12个小时的硬座火车,对幸福环境成长的我们是个挑战,与当年比起来这都不算什么,一下火车未做片刻休息,我们就怀着激动的心情直奔红都瑞金。

        我们有幸邀请到瑞金干部学院詹老师为我们讲解红都历史,她是专门给省市各级领导干部讲课的老师,她首先带领我们学习考察了共和国的摇篮—叶坪旧址群,参观了苏维埃临时政府旧址,包括“一苏大”陈列馆、国家邮政局、国家银行等等,这是党领导的第一个具有国家形态雏形的中央红色政权。在红军广场草坪上,詹老师给我们讲述了广场一二三四五的故事。一是指矗立在广场的红军烈士纪念塔,下面是用红石头砌成的一个五星上面是一个大炮弹形,弹身镶嵌着众多小石头,寓意着无数革命烈士,在纪念碑前的草坪上“踏着烈士的血迹前进”8个大字显得庄严凝重。二是红军检阅台;三是公略亭;四是博生堡;五是红军烈士纪念亭。听着五个故事,泪水涌上眼眶。共和国先烈们靠着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踏着鲜血前进。后来由于叛徒告密,苏维埃临时政府搬迁到沙洲坝,在这个旧址群,我们见到了红井、列宁小学、毛泽东旧居等,红井见证了党和苏维埃政府密切联系群众,解决群众喝水困难,一心为民的苏区精神,更让后人牢记喝水不忘挖井人的道理。苏区精神是井冈山精神的传承和发展,是长征精神的直接源泉。

        在敌军全面五次大围剿的严峻形势下,中央红军为保存实力,被迫开始长征。我们沿着先烈的脚步来到于都长征第一渡。

        从1934年10月17日傍晚至20日,8万6千多红军主力陆续从于都河上8个渡口渡河,踏上二万五千里长征路。当时,河上没有一座桥,于都人民搬出家里的门板、床板、房梁甚至寿材,傍晚搭浮桥,摆渡船,天亮拆浮桥,把红军送到对岸,踏上漫漫征途,用信仰和生命开启了改变中国前途命运的伟大征程。

        我们来到于都,首先看到高耸如帆的“中央红军长征出发纪念碑”,碑身高19.34米,代表1934年,底座宽10.18米,代表长征出发日10月18日。

        走进长征纪念馆,我们有幸请到为习总书记及多位中央领导人讲解的副馆长钟敏全程为我们作精彩讲解并合影,她声情并茂的讲解,让我们仿佛回到了那个艰苦卓绝的战争年代,那双绣球草鞋、那件救命行军锅、那件破羊皮袄背后的故事,让人泪水夺眶而出。

        理想信念一经点燃,就永远不会熄灭,这是长征给予今人的历史启迪。我们致敬85年前那一场伟大的征程,当年,党和红军靠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创造了人间奇迹,今天,我们依然要靠理想信念和革命意志战胜各种风险挑战。“不忘初心 牢记使命”的深刻现场观摩,提醒着我们要永远保持建党初期中国共产党人的奋斗精神,永远保持对人民的赤子之心,为社会进步和天平事业的不断发展作出应有的贡献。

        到赣州,我们还走访了江西理工大学,理工大党委与天平党委交流了“新长征 再出发”的体会。